(1) 何为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正在日本流行,2024年10月病例数连续五周创历史新高。本系列将为您介绍其流行的背景、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首先介绍支原体肺炎的特点。
支原体肺炎是由名为“肺炎支原体”的细菌引起的呼吸器官感染,患者以儿童居多。据日本厚生劳动省介绍,每年报告的病例中,约有80%的患者年龄不超过14岁。
支原体肺炎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有发热、浑身乏力、头痛、咳嗽等症状。即使退热后,咳嗽也可能持续数周。少数情况下,肺炎会加重,以至于需要住院治疗。
专家表示:“如果孩子没有食欲、瘫软无力、咳嗽或发热持续数天,则请尽早就医。” (信息截至2024年11月29日)
(2) 细菌种类
本期谈谈正在流行的细菌的类型变化。
目前已知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肺炎支原体”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种。
川崎医科大学教授大石智洋领导的研究小组2024年3月至9月对全国7家医疗机构采样的16名患者的细菌基因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90%以上是Ⅰ型。
研究小组表示,在日本,截至2015年的10年里,Ⅰ型是主流,但2016年,主流转变为Ⅱ型且广泛流行。此后,由于新冠疫情影响,截至2023年的4年里没能进行调查,但研究小组认为,这期间主流类型已转换为Ⅰ型。
大石教授指出,现在的主流与以前流行的类型不同,很多人没有免疫力,这可能是目前疫情蔓延的原因所在。(信息截至2024年12月2日)
(3) 感染蔓延的背景
本期介绍一下支原体肺炎蔓延的背景。
川崎医科大学教授大石智洋指出,鉴于此次流行的支原体肺炎致病菌的类型发生了变化,而且上次支原体肺炎大规模流行还是在2016年,因此许多人对支原体肺炎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这也是目前肺炎不断蔓延的一大原因。
支原体肺炎流行周期通常是4年,按此推算,2016年之后的感染高峰应该出现在2020年,但新冠疫情爆发使人们加强了感染症防治措施,因此2020年没有出现支原体肺炎流行。
今年是时隔8年支原体肺炎再次流行,患者人数也会有所增加。(信息截至2024年12月3日)
(4) 支原体肺炎和感冒如何区分
本期介绍一下如何区分支原体肺炎和普通感冒。
支原体肺炎和普通感冒都会出现发烧和咳嗽等症状,被认为较难区分。正因如此,很多支原体肺炎患者会认为自己只是患了普通的感冒而仍旧外出,这也是导致支原体肺炎广泛传播的原因之一。
支原体肺炎专家、川崎医科大学教授大石智洋提醒人们应该注意一些自己平常感冒时不会出现的症状。比如,感冒时不太发烧的人出现发烧症状、持续干咳等。如果周围有人被确诊为支原体肺炎,自己也出现发烧等症状,请尽早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大石教授介绍道,支原体肺炎的潜伏期较长,为二至三周,如果与感染患者有过接触,请留意自己是否出现相关症状。(信息截至2024年12月4日)
(5) 预防和治疗
本次介绍支原体肺炎的预防和治疗。
支原体肺炎专家、川崎医科大学教授大石智洋表示,通过含有病原菌的飞沫传播是支原体肺炎的主要感染途径,因此佩戴口罩是一项基本的预防措施。出现症状的人佩戴口罩是最有效的,但在支原体肺炎流行的情况下,周围每个人都佩戴口罩也有助于预防。
另外,勤洗手等基本的感染预防措施也十分重要。
如果感染了支原体肺炎,服用抗菌药可起到快速治疗作用。效果因人而异,通常数天内即可退烧。但如果患者感染的是具有耐药性的病原菌,则医疗机构最初开出的药物可能效果不佳。大石教授建议,如果服药两三天后仍没有退烧,则需要与医生商量,询问是否应该尝试其他药物。 (信息截至2024年12月5日)